玻璃是什么意思(玻璃的名词解释)
人类使用玻璃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,时至今日,玻璃更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,而如果有人问起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:玻璃是固体还是液体?相信很多人都会不假思索地说出答案:“玻璃当然是固体了”。但事实真是这样吗?我们不要急着下结论,因为这个问题其实不简单。根据该项目的研究人员、布里斯托尔大学的帕蒂.罗伊尔(Paddy Royall)的介绍,形成玻璃的熔融态物质的黏度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而迅速增高,这会导致其中的原子根本来不及形成规则的晶格结构,而只能形成一种特殊的二十面体结构,从而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固体。简单地讲就是,这些原子被“困住了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固体和液体在有些时候真的很难区分,比如说沥青就是液体,但是这种物质拥有极高的黏度,以至于它看上去和固体一样。为了验证这个现象,昆士兰大学的物理学家托马斯.帕内尔(Thomas Parnell)曾设计了一个著名的“沥青滴漏实验”。该实验其实很简单,就是将沥青置入一个漏斗中,然后再观察它的流动情况,但由于沥青流动的速度慢得令人发指,从1927年实验开始一直到现在,该实验中的沥青只滴落了9次,并且这9次都没有被人亲眼见证。目前该实验仍然在进行,被称为“人类科学史上历时最长的实验”。